非洲菊斑点病防治

发布时间:2024-07-31
该病是由菊叶点霉和非洲菊生叶点霉,均属半知菌类真菌引起的 真菌性病害。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带病母株分根繁殖时引致新株发病,分生孢子随雨水淋溅传播,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多雨易发病,25-30℃,湿度大发病重。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生紫褐色至茶褐色病斑,后扩展为圆形至近圆形病斑,直径2-10㎜边缘暗褐色至紫褐色,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别于褐斑病。老病斑常开裂脱落,形成穿孔。
防治方法
提倡实行2-3年轮作,与其他花卉倒茬。
选肥沃土壤栽种,使用保德生物肥和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注意增施磷钾肥,使土壤保持微酸性,如系碱性土须改良后再栽植非洲菊。
炎夏进入半休眠状态时,适当减少肥水,防其发病。
必要时叶面喷施1%磷酸二氢钾增强抗病能力。
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翻土地,减少初侵染源。
上一个:电动长杆蝶阀
下一个:变频器应用效果及其发展方向

观音莲(黑叶芋)的家庭栽培及养护
卧式杨氏模量测定仪激光光杠杆放大装置
子女不赡养老人怎么办?
操作SF6气体检漏仪(定性)操作方法?
数显三相电压表和数显三相电流表各自特点
无线数字压力表解决了肉眼估读时带来的视觉偏差
六维力测力传感器
美线W/C、E/C、G/P或G/C是什么意思
关于三级域名的申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未雨绸缪 江苏省全面启动拦蓄污水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