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温止痛,解痉止痒。
应用:
1、防风为辛甘微温之品,药力平缓,温而不燥,素有风药中润剂之称。其性升散,功能透达发散,祛风胜湿,为古今治疗外感表证常用之药。其入膳多用作香料,亦可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入药则适用于治疗由风邪引起的表证,无论挟寒挟热或挟湿,均可以其祛散外邪解除表证。如感冒风寒所散的恶寒发热,头疼身痛,颈项强直,鼻塞涕清,或风寒之邪陷于厥阴所致的恶风体倦,小腹急痛,寒热往来,骨节烦疼,或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恶寒无汗,头重项强,肢体酸痛,或外感风热所致的身热畏风,鼻塞涕清,多泪目痒,头痛咽干,或内外俱热所致的发热恶寒,昏眩烦闷,头痛头胀,口舌生疮,尿赤涩痛,或表频气弱,皮毛疏松,卫外不固所致的自汗畏风,反复感冒等症。
2、因本品辛温发散,而能祛风胜湿,散寒止痛,舒筋解痉。故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阻,经络阻滞所致的盘骨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风盛行痹所致的肢体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寒盛痛痹所致的关节痛甚,遇寒加重,或湿重着痹所致的关节沉重酸痛,或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所致的关节红肿热痛,或真中风所致的半身不遂,肢节无力,舌强语謇,或温热下注所致的腰腿疼痛,口渴尿赤,或损伤日久所致的关节疼痛,遇劳或阴雨天加重等症。
3、中医素有无风不作痒之说,而本品祛风之功尤强,故可奏痒之效。可用于治疗风邪所致的隐疹瘙痒,或风温外侵所致的周身瘙痒,脘闷不饥,或脾虚胃热所效的皮肤瘙痒灼热,时愈时发,或风疹瘙痒,皮肤起风团块,遇风即发,久治难愈等症。
今常用于急性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过敏性皮肤病等病。
用法用量:入膳宜煮粥、茶饮、泡酒、卤烧等,生日常用量5-10g,入药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等。
使用注意:本品毕竟性偏辛湿,故风阴虚火旺,燥热内盛及热极动风者均应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