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兰菌核病防治

发布时间:2024-07-27
症状
大花蕙兰菌核病见于花上。花瓣染病时,初现淡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常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在菌丝体中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致花干枯,影响观赏。
病原
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ert)debary称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菌丝无色、纤细、具隔。菌核长圆至不规则形,成熟后黑色,形状及大小与着生部位有关,菌核萌发产生4~5个子囊盘,子囊盘初为杯状,直径2~8mm,淡黄褐色,盘下具柄,柄长受菌核埋土深度影响,短的仅几mm,长的可达几十mm。子囊排列在子囊盘表面,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或梭形,单胞,无色,大小8.7~13.64×4.9~8.1(抖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靠菌核留在土壤中越冬。南方菌核多在2~4月及10~12月萌发;北方多在冬春季节萌发。萌发的菌核产生子囊盘,盘中的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首先在弱的叶片及花瓣上侵染,获取营养后,才有能力通过菌丝侵染其他部位。病菌发育适温为20℃,最高30℃,最低0℃;孢子萌发适温5~10℃,最高35℃,最低0℃。菌丝不耐干燥,相对湿度高于85%发育良好,低于70%病害扩展明显受阻。菌核在干燥的土中可存活3年,在潮湿的土中只能存活1年。菌核50℃经5分钟致死。养护和贮运条件对该病发生影响较大,通透性差、湿气滞留、受冻害和霜害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在养护和贮运大花蕙兰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菌核病发病条件出现,雨季严防湿气滞留。贮运时注意通风可防止该病发生。
(2)必要时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上一个:雨水提升一体化泵站用在哪里?
下一个:NHS-S-S-NHS,NHS-SS-NHS含有双硫键的交联剂

比亚迪宋pro最新优惠价格,比亚迪宋PRO置换补贴有多少钱
内中掌握调节阀取舍
威尔泰2022年营收1.48亿元,同比下滑39.70%
美女电脑桌面高清完整图(美女电脑壁纸好身材)
适合大学生平板电脑什么牌子好,平板电脑哪个牌子好应该怎么选择什么样的适合大学生使用 搜
影响2009年电子制造业预期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螺杆泥浆泵有哪些特点?
手机版wps怎么书写,用手机WPS怎么写小说在哪写
也门铁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