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任务及工艺流程
本工序主要任务是氯化钠溶液的蒸发浓缩。
本工序采用了双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料液通过上料泵(p01)输送,首*入冷凝水预热器(e01)预热,然后至一效蒸发装置。料液通过一效轴流泵(p02)进行效内循环,浓缩液通过一效出料泵(p03)排至旋液器a(v03),其上部清液一部分进入二效蒸发装置,另一部分循环回一效分离室,底流浓溶液进入结晶器a(v05)。料液在二效蒸发装置中通过二效轴流泵(p04)进行效内循环继续蒸发浓缩,至一定浓度后通过二效出料泵(p05)排至旋液器b(v04),其上部清液进入二效分离室(v02),底流浓溶液进入结晶器b(v06)。母液由母液泵(p06)输送至二效分离室(v02)。
生蒸汽对一效加热室(e02)进行加热,一效分离室(v01)产生的二次汽进入二效加热室(e03)进行加热,二效分离室(v02)产生的二次汽进入间接冷凝器(e04a/b/c)进行冷凝,不凝汽由真空泵(p08)抽出。一效蒸发装置产生的冷凝水进入冷凝水预热器(e01)预热原料,然后排至地沟或常压罐收集。二效加热室和间接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均排入冷凝水罐(v08),冷凝水zui后由冷凝水泵(p07)输出。
2、生产设备及检测仪表规格特性
2.1生产设备
表2-1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特性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特性
1
一效加热室
φ800×6000
换热面积:130m2
10
冷凝水罐
容积5m3
2
二效加热室
φ800×6000
换热面积:130m2
11
一效轴流泵
fjx-350
q=1000m3/hh=4m
3
一效分离室
φ1800×3000
12
二效轴流泵
fjx-350
q=1000m3/hh=4m
4
二效分离室
φ2400×3000
13
真空泵
抽气量:400m3/h
极限真空0.097mpag
5
冷凝水预热器
换热面积:30m2
14
上料泵
q=12.5m3/hh=50m
6
间接冷凝器a/b/c
换热面积:3×70m2
15
一效出料泵
q=30m3/hh=48m
5、工艺指标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要求达到的工艺指标见表5-1。
表5-1工艺指标表
指标
项目
加热蒸汽压力(表)
mpa
加热蒸汽温度℃
(分离室)气相
压力(表)mpa
液相温度℃
液位
一效加热室
0.153~0.190
128~132
二效加热室
-0.033~-0.020
89~94
一效分离室
-0.033~-0.020
98~103
一、三视镜间
二效分离室
-0.083~-0.078
65~70
一、三视镜间
间接冷凝器
-0.083~-0.078
58~63
上水30
6、操作规程
6.1开车前准备
⑴清洗设备及管路,保证设备完好,管路通畅,阀门灵活;
⑵检查压力表、真空表、温度表等是否校核准确,视镜及记录仪表等是否处于可使用状态;
⑶开启所有传动设备检查是否运行正常,检查电机、电器仪表运转及绝缘情况是否良好;
⑷检查设备连接管道阀门、排净及放空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⑸检查冷凝水罐中冷凝水的水位,确保起到液封作用;
⑹确认蒸汽、循环水已达到使用的要求。
6.2试水
⑴开启上料泵(p01)向一效加热室(e02)和一效分离室(v01)进水,液位至分离室中视镜,开启一效轴流泵(p02)进行效内循环,然后开启一效出料泵(p03),向二效加热室(e03)和二效分离室(v02)进水,两个分离室达到正常操作液位后,关闭上料泵和一、二效间的过料阀停止进水。然后开启二效轴流泵(p04),使蒸发系统进行效内循环,再开启二效出料泵(p05)向二效分离室(v02)打循环,与此同时检查各台机、泵的运行情况(例如:有无震动、有无噪声、有无超电流过载现象)及各设备、管道是否有泄露的情况。
⑵做好联动试车准备,开启循环水系统、真空系统,检查两系统的设备运转是否正常,能否达到正常生产使用要求。要求循环水上水温度、真空系统的压力在工艺指标范围内,并记录下其数值。
⑶缓慢打开蒸汽阀门开始对一效加热室(e02)加热,打开一效加热室的放空阀门,待不凝气排净(观看到放空管线管端有蒸汽外溢),立即关闭放空阀。打开一效加热室冷凝水排放阀门(阀门开启程度通过观察视盅操作,如果观看到的是气相,则把阀门开度调小,反之观看到的是液相,则把阀门开度适度调大,观看到气液界面即可)。蒸汽压力不宜过高,不能超过0.05mpag。
⑷待一效分离室液面沸腾后,逐步提高一效加热室的蒸汽压力,调节幅度每次不大于0.02mpa,同时开始加热二效加热室,开启二效加热室的放空阀门,初期不凝气放空5~10分钟,打开二效加热室冷凝水排放阀门(操作方法同本节第3条),观察二效蒸发系统温度和压力的提高,并逐步从前至后提高各加热器的温度压力。
⑸在蒸发加热的同时,为了保证加热室壳程内不存有冷凝水,适度调整冷凝水排放阀门(操作方法同本节第3条),使冷凝水连续排放且不带汽,同时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间歇开启各效加热室的不凝汽排放阀,及时排放系统中的不凝汽。
⑹一效蒸发系统的蒸汽压力在达到工艺指标前要缓慢提升,不能一步到位。
⑺当一效分离室液位处于下视镜时,开启上料泵向系统缓慢均匀的进水,然后逐步开启一、二效间的过料阀向二效分离室补水,使各效分离室液位均稳定在正常生产的操作液位。
⑻检查各效加热室、冷凝水预热器、间接冷凝器、管道阀门等确实无泄漏,真空度在指标内;检查各运转设备运转正常。
⑼正常试水12小时。
⑽试水完毕关闭生蒸汽阀门,再依次关闭上料泵、一效出料泵和二效出料泵,打开加热室壳程放空阀门及二次汽管线的放空阀,待系统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力相同时,关闭真空泵,系统温度接近常温后关闭一效轴流泵和二效轴流泵,停止供应循环水。zui后将所有设备容器内水排净。
在试水过程中要记录下进水量、出水量及蒸汽消耗量的数值。
6.3正常操作
⑴按照6.1中各项,检查系统是否达到开车要求。
⑵与上一工段工作人员沟通向本工段进料,按照试水过程上料。
⑶开启一效轴流泵(p02)和二效轴流泵(p04),正常后开启循环水系统、真空系统。
检查真空泵(p08)运转是否正常,是否能够达到生产使用要求,记录循环水上水温度。
⑷按照6.2试水的操作规程操作,逐步使各效蒸发系统运转正常。
⑸在蒸发过程中,返回二效分离室的母液量,通过观察流量计来控制(4~6m³/h);真空系统的压力要求达到工艺指标。
⑹取样
在蒸发过程中,随着蒸发的浓度提高,一、二效分离室视镜上出现结晶时应开始对物料进行取样观察。用量杯取样,静置固含量约为16%时,即可出料。开启旋液器a、b的出料阀(调节阀门开度保持连续出料),旋液器底流浓溶液到结晶器。
⑺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数据记录。
6.4停车
6.4.1正常停车
⑴逐渐降低系统负荷,将系统负荷降低至50%。
⑵关闭上料泵(p01),继续保持生蒸汽和各效过料管线阀门开度。
⑶待一效分离室(v01)液位接近下视镜时,关闭生蒸汽阀门。
⑷打开各效加热室壳程与二次汽的放空阀门将系统卸压,关闭真空泵(p08),然后打开各效加热室的放净阀门。
⑸关闭一、二效间的过料阀,把一效分离室(v01)内的物料转移到结晶罐a后,停止一效轴流泵(p02)和一效出料泵。
⑹将二效分离室(v02)内物料转移到结晶器b后,停止二效轴流泵(p04)、二效出料泵(p05)和母液泵(p06)。
⑺将蒸发系统中料液排放干净。
⑻将加热室加水后进行蒸煮,以清洗加热室;用清水及时冲洗各管道及其它设备,以免残留液堵塞管道和设备,打开所有的放净阀,放净设备及管道内所有残留水,尤其是冬季需要特别注意防冻。
注意:①清洗水中氯离子含量小于25ppm。
②在设备未*冷却,设备内部仍有大量水蒸汽时,严禁向设备内喷洒低温洗水,以防聚冷导致设备超负压损坏。
6.4.2非正常停车
①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断料的情况,应先关闭蒸汽阀门,然后导入正常停车程序。
②如出现短期断电的情况时,及时关闭蒸汽阀门和停止进料。如出现*断电的情况时,先及时关闭蒸汽阀门和停止进料,打开加热室和二次管线上的放空阀门,及各物料管线的排净阀门,将设备、管道内物料排放干净,加入一次水对蒸发系统进行清洗,清除加热室换热管内壁、分离室内壁及管道内壁的结晶,方可导入正常停车程序。
③如循环水供应突然中断,应关闭蒸汽阀门,导入正常停车程序。
④如果出现蒸汽中断的情况,应关闭蒸汽阀门,导入正常停车程序。
6.5要点及注意事项
⑴用原料液或一次水定期清洗加热室和分离室。
⑵各效分离室液位控制在工艺指标规定液位,过高影响蒸发效果,过低易使加热室出现干管现象。
⑶加热室壳程的不凝汽放空必须及时,否则会影响换热效果。
⑷轴流泵在分离室溶液很稀(降温后不会有结晶析出)的情况下才能停止,否则不准停止轴流泵。
⑸分离室和加热室切勿超压(包括正压和负压)。
⑹间接冷凝器循环水系统上水温度控制在工艺指标。
⑺停车后,必须清洗管道,尤其是带结晶料液的管道必须及时清洗,防止结晶量过大造成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