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修剪有关的生物学习性
1.1、萌发力强成枝力弱
1.2、枝条硬而脆,极性强,易抱合生长,角度不易开张。
1.3、喜光性强,干性强。
1.4、潜伏芽寿命长,易更新。
1.5、萌发果苔枝的能力强,果枝有连续结果能力。
2、丰产树光照树相
上疏下密,上小底大,外稀里密,各级骨干枝、辅养枝,各有关结果枝组,均呈“纺垂形”。
3、丰产枝形及丰产树体结构
3.1、基部多主枝中干两层形
干高:70cm左右
基部主枝:4—5个
单位侧枝:1—2个,第一侧枝距中干不小于60cm。
基部骨干枝角度:基70。,腰角70—80。,稍然50—60。。
第一层层内距:40—60cm
层间距:150cm左右
上层主枝:2—3个
上层层内距:20—30cm
上层主枝角度:基角60。,其他略小于第一层主枝。
上下叶幕距离:大于150cm,小于200cm。
中干高:230—280cm
树高:400cm(稀植园)
300—350cm(密植园)
3.2、小冠自然疏层形
干高:70—80cm
基部主枝:4—5个
基部主枝层内距:40cm左右
基部主枝角度:基角70。,腰角70—80。,稍角60—70。,主枝上不强求侧枝。
第二层主枝2—3个,不留侧枝,角度略小于第一层。层间距100—120cm,树体总高度300—350cm。
4、整形修剪
4.1、定干后第一芽发出的发育枝培养或中心干,冬剪时对延长枝行中短截,为防止干性过强,也可于夏季对新梢短青或摘心,或于多年生处环割。第二层主枝出现后,不再留中心干延长枝盛果期生长稳定后,将第二层以上部分去除。
4.2、主枝的修剪
在整形带内培养均匀分布的4—5个主枝,主枝不够的,春季萌芽前,对需用的芽行芽上刻,也可涂高效抽枝宝,促发枝条。幼龄树冬剪,主枝延长枝条轻短截或缓放,保证带头优势。盛果期延长枝轻短剪或中短共,树冠达到要求时,可行重截,缓放或回缩。
4.3、侧枝的修剪
在主枝的侧芽发出的枝上培养侧枝,用春季刻芽或涂高效抽权宝的办法促发侧枝,第一侧距中干不小于60cm。对侧枝延长头的修剪,但不准强于主枝延长头保证从属关系,第二侧在第一侧枝另一连距第一侧枝40cm左右。
4.4、辅养枝的修剪
辅养枝是指除去骨干枝以外的一大批枝要,其类别也有大中小之分,其修剪原则是在不影响骨干枝的前提下多行轻剪或甩放令其结果。一旦影响骨干枝,则影响多少去多少。限定空间,其寿命的长短,体积大小,依骨干枝的扩展速度而定。
4.5、结果枝组
4.5.1、结果枝组按分枝的数量主轴的长短和所占空间的大小,分大、中、小型枝组。小型枝组具2—4个分枝,主轴15cm左右,占有直径30cm左右;中型枝组具有5—15个分枝,主轴长30cm左右,占有直径约60cm的空间;大型枝组具有16个以上分枝主轴长于30cm,占有空间大于60cm以上。
4.5.2、结果枝组的比例
全树要求小型结果枝组占60%左右;中型约30%,大型约10%。
4.5.3、结果枝组的分布
在骨干枝的中部培养大中型枝组基部和外部分布中小型枝组。同侧大型枝组之间的距离在50cm左右;中型枝组间的距离30cm左右;小型枝组插空排列。
4.5.4、结果枝组培养
大型枝组用中长发育枝连续短截;长发育枝连续甩放结果后回缩;中型枝组培养;辅养枝、侧枝改造等方法培养。
中型枝组用发育枝甩放,结果转弱回缩;中长发育枝短截,大型枝组改造,小型枝组培养等方法建立。
小型枝组用中庸发育甩放成花后回缩;叶丛枝短枝培养,中型枝组改造等方法培养。
4.5.5、枝组的更新
结果枝组修剪要根据枝势,空间大小进行,抑强扶弱,保持健壮。每个枝组均需要留带头枝,并保持一定方向和健壮优势最大限度的延长结果年限,其方法用去弱留强,抑旺转壮,回缩复壮,调整花量和结果量等方法进行。
4.5.6、骨干枝之间的关系
要求中心干强于主枝,主枝强于侧枝,下层主枝强于上层主枝,上层主枝是下层主枝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在方向上,侧枝,跟着主枝,主侧枝上的其他枝跟着主枝、侧枝走。
4.5.7、枝芽留量
盛果期酥梨每666.7m2留枝5—6万个
4.5.8、留花芽量
盛果期酥梨每666.7m2留花芽2—2.2万只左右。
4.5.9、覆盖率
盛果期酥梨群体覆盖率为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