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类
(1)按使用性能(使用等级)分类
我国新的国家标准gb/t7631.3-1995《内燃机油分类》,参照国际通用的api(美国石油学会)使用分类法,将发动机润滑油分为汽油机油系列(s系列)和柴油机油系列(c系列)两大类。每一系列又按油品特性和使用场合不同,分为若干等级。汽油机油系列共有sc、sd、se、sf、sg、sh六个等级;柴油机油系列共有cc、cd、cd-ⅱ、ce和cf-4等五个等级。各类油品的级号越靠后,其使用性能越好。
除上述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系列分类外,国家标准gb11121-1995还规定了sd/cc、se/cc、sf/cd3个等级的汽油机/柴油机通用油的使用等级。
(2)按粘度分类
我国新的国家标准gb/t14906-1994《内燃机油粘度分类》,采用国际通用的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分类法,将润滑油分为冬季用油(w级)和非冬季用油。冬季用油按低温粘度、低温泵送性划分,共有0w、5w、10w、15w、20w和25w等6个等级,其级号越小,适应的温度越低;非冬季用油按100℃时的运动粘度分级,共有20、30、40、50和60等5个等级,其级号越大,适应的温度越高。
另外,为增大润滑油对季节和气温的适应范围,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多级油的粘度级号,如5w/30、5w/40、low/30、20w/40等多级油,其分子表示低温粘度等级,分母表示100℃时的运动粘度等级。多级油在油中添加了粘度指数改进剂,能同时满足某w级油和非w级油的粘度要求,有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例如,5w/40既符合5w级油粘度要求,又符合40级油粘度要求,在全国冬夏季均可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