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0.3 g/l儿茶素处理蝴蝶兰叶片外植体,在ms+3 mg/l 6-ba(ph 5.8)培养基上培养4 d,外植体褐变率高于对照227.6%。用香草醛-盐酸溶液染色反应法发现鞣质分布在维管束和细胞间隙。叶片剪切的外植体(培养0 d)鞣质含量较高,培养4 d降低,8 d后再升高。儿茶素处理的外植体鞣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在培养期间,儿茶素处理的外植体ppo、pod和pal活性高于对照外植体,其中pod活性在第8天达到最大值,ppo和pal活性在培养第12天达到高峰。完成机构:[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1 [2]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