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ep1c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ec2000伺服驱动器),下面一起看看ep1c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ec2000伺服驱动器)相关资讯。
台达b2伺服驱动器的运行模式选择通过参数p101实现。新模式设定后,伺服驱动器必须再次通电,新模式才会生效。以下是每种模式的名称和代码描述:
位置模式(端子输入),模式代码p,驱动器接受位置命令,控制电机到目标位置。位置命令由终端站输入,信号类型为脉冲。
速度模式,模式代码s,驾驶员接受速度命令,控制电机达到目标速度。速度指令可由内部寄存器(共三组寄存器)提供,也可由外部端子输入模拟电压(10v~ 10v)。命令的选择基于di信号。
速度模式(无模拟输入),模式代码sz,驱动器接受速度命令并将电机控制到目标速度。速度命令只能由内部寄存器(总共三组寄存器)提供,不能由外部终端站提供。命令的选择基于di信号。原始s模式下外部输入的di状态为速度指令零。
扭矩模式,模式代码t,驾驶员接受扭矩指令,控制电机达到目标扭矩。转矩指令可由内部寄存器(共三组寄存器)提供,也可由外部端子输入模拟电压(10v~ 10v)。命令的选择基于di信号。
扭矩模式(无模拟输入),模式代码tz,驾驶员接受扭矩指令,控制电机达到目标扭矩。转矩指令只能由内部寄存器(共三组寄存器)提供,不能由外部终端站提供。命令的选择基于di信号。原始t模式下外部输入的di状态是零扭矩指令。
下图为伺服驱动器与外围设备的连接(点击放大图片):
1.电源。100w1.5kw,单相/三相200v230v;2kw3kw,三相200v230v。
2.无熔丝断路器(nfb)。防止驱动器因电源开关或短路引起的瞬时过大电流而损坏。
3.电磁接触器(mc)。当出现异常报警时,可以通过伺服驱动器输出的alrm信号控制电磁接触器(mc)断开对伺服驱动器的供电。
4.emi滤波器。使用合适的emi滤波器和正确的安装方法可以将干扰降至最低。
5.再生电阻。避免伺服电机制动产生的充电能量导致异常。
6.上位控制器。可连接台达plc控制器和人机界面或其他数控控制器。
7.接线盒。cn1 50引脚的信号从该端子传输至控制器。
8.cn1输入/输出信号连接器。i/o连接,连接到上位控制器。
9.cn2编码器连接器。将伺服电机端的编码器信号连接到伺服驱动器。
10.cn3通信连接器。采用modbus通讯控制,支持rs48。5/rs232;使用asda软件进行机器调整、参数设置和控制。
11.伺服电机。
了解更多ep1c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ec2000伺服驱动器)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