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盘的读写速度单位用什么表示2,哪个度量单位用于表示硬盘驱动器速度3,硬盘得读写速度的单位是什么4,硬盘驱动速度的单位5,度量硬盘可靠性的单位1,硬盘的读写速度单位用什么表示
好像是kb/s吧!kb/smb/s
2,哪个度量单位用于表示硬盘驱动器速度
1、转速啊,rpm round per minute 转每分钟2、例如 7200转/分。转速啊,rpm round per minute 转每分钟
3,硬盘得读写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速度的单位是mb/s,就是每秒多少m的字节。如果带宽,比如sata3的带宽,是用bps,也就是mb/s,和前面那个的差别是大小写的b。1b=8b。kb/s你好,硬盘的读写速度单位是s/kps
4,硬盘驱动速度的单位
一般根据你的需求来看的,要求读写速度快,不在乎其他的就是7200转的硬盘,但是噪音大,如果想安静些的就是5400转 常见的一般都是5400据我所知,映象文件里是无法添加驱动程序的,用ghost恢复系统,然后装入想装的程序,再重新备份系统,你可以把所有驱动程序安装好以后在做ghost备份.
5,度量硬盘可靠性的单位
首先是转速转速(rotation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几种,高转速硬盘也是现在台式机用户的首选;而对于笔记本用户则是4200rpm、5400rpm为主,虽然已经有公司发布了7200rpm的笔记本硬盘,但在市场中还较为少见;服务器用户对硬盘性能要求最高,服务器中使用的scsi硬盘转速基本都采用10000rpm,甚至还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产品很多。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但随着硬盘转速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温度升高、电机主轴磨损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负面影响。笔记本硬盘转速低于台式机硬盘,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笔记本内部空间狭小,笔记本硬盘的尺寸(2.5寸)也被设计的比台式机硬盘(3.5寸)小,转速提高造成的温度上升,对笔记本本身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噪音变大,又必须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这些都对笔记本硬盘制造技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转速的提高,而其它的维持不变,则意味着电机的功耗将增大,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就越多,电池的工作时间缩短,这样笔记本的便携性就受到影响。所以笔记本硬盘一般都采用相对较低转速的4200rpm硬盘。 然后是平均访问时间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目标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体现了硬盘的读写速度,它包括了硬盘的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即: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盘的磁头移动到盘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当然越小越好,目前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通常在8ms到12ms之间,而scsi硬盘则应小于或等于8ms。硬盘的等待时间,又叫潜伏期(latency),是指磁头已处于要访问的磁道,等待所要访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一般应在4ms以下。还有就是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data transfer rate)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硬盘数据传输率又包括了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称为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接口传输率,它标称的是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目前fast ata接口硬盘的最大外部传输率为16.6mb/s,而ultra ata接口的硬盘则达到33.3mb/s。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最后是缓存 缓存(cache memory)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速度和外界介面传输速度不同,缓存在其中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当硬盘存取零碎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有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是可靠性的参数 mbtf吧 无故障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