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褐天牛的危害及防治

发布时间:2023-08-16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又名松黑天牛、是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在松树分布地区发生极为普遍,且危害严重,它不仅使松树死亡,而且还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爱滋病,是国际检疫对象,因此做好松褐天牛的防治工作,对保护松树资源和生态环境十分重要。多年以来,我们对松褐天牛进行了坚持不懈的防治,做了大量的试验。
1国内分布与危害情况
松褐天牛在国内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省。主要为害马尾松,其次为害冷杉、云杉、雪松、落叶松等生长不良的树木或新伐倒木,特别是遭受马尾松毛虫为害后生长衰弱的松树,此虫大量侵入,极易引起成片松树枯死。
2生物学特性
松褐天牛在本地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树干木质部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在虫道末端蛹室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咬羽化孔飞出,啃食嫩枝、树皮补充营养,5月为盛期。成虫具有趋光性,性成熟后,在树干基部或粗枝条的树皮上,咬一眼状刻槽,然后于其中产一至数粒卵。孵化的幼虫蛀入韧皮部、木质部与边材,蛀成不规则的坑道。
3防治方法
3.1诱捕器诱杀
利用松褐天牛诱捕器和引诱剂防治松褐天牛效果非常明显。诱捕器为漏斗型,上部为伞形盖,与漏斗之间用3块垂直的挡虫板相连接,诱芯瓶固定在3块挡虫板之间,集虫器用白铁皮做成圆桶状。将诱捕器用铁丝挂在2棵松树之间,下端距地面约1.3m,诱芯瓶内放置药棉,倒入引诱剂,集虫器内倒入半桶水,用铁丝固定在漏斗颈上。诱捕器主要设在林内空气较为流通的地方,相隔距离100~150m。每隔3d观察1次,并将集虫器处理干净,每隔7d换1次引诱剂。
3.2白僵菌无纺布菌条防治
此方法工作原理是球孢白僵菌对松褐天牛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配合使用松褐天牛引诱剂,由于引诱剂的作用,天牛羽化时,聚集到所布点周围的松树上取食被缠在树干上无纺布中的球孢白僵菌而感染;并传染其他松褐天牛,从而达到灭杀松褐天牛成虫的目的。
方法是在塑料瓶中装入250ml左右的引诱剂,用铁丝一端拴住瓶口,另一端拴在衰弱松树上,塑料瓶距地面3~4m以上,捆绑角度45°左右,瓶口处用尖锐物刺若干小孔。同时在挂有塑料瓶的周围选择中等以上径材的松树15株,在每株距离地面2.5m以上螺旋形(增加天牛接触机会)缠绕2条无防布菌条,并用铁钉将其固定在树干上,每个点每次布设30条无纺布菌条。塑料瓶每1hm2左右布设1个,45d后更换1次引诱剂、增补1次无纺菌布条。
3.3营林措施防治
3.3.1人工清理病虫害木。对林地内的枯死树、濒死树、受害严重的病虫害木及时进行砍伐、清理,使之不利于松褐天牛生殖繁衍,做好防范、监测工作。
3.3.2封山育林。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严格控制阔叶林采伐,逐步改变林分结构,定向培育混交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
3.3.3营造混交林,进行林相改造。严格控制人工林抚育强度,不搞皆伐和二次间伐,逐步将同龄林、大面积纯林改造成为混交林、复层林,提高林分的稳定性;有利于多种生物群栖息繁殖,增加松褐天牛天敌种类,形成复杂的食物网链,达到生态平衡,从而抑制松褐天牛密度。
3.4化学防治
3.4.1喷药防治。在松褐天牛成虫期,采用对树干、冠部喷洒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剂)750~1 200ml/hm2(300~400倍液),或其他内吸性好、下导性强的杀虫剂,分别于松褐天牛羽化初期、盛期进行防治。松褐天牛幼龄幼虫期采用地面树干喷洒虫线清乳油80倍液,喷药量为30~45l/hm2。
3.4.2树干注药防治。对有特殊意义的名松古树和需要保护的松树,于松褐天牛羽化期,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入虫线清400ml/m3,或注入线虫清1∶1乳剂400ml/m3进行保护。
上一个:u盘格式转换工具手机版下载(u盘格式转换工具手机版)
下一个:三星和西数差距大吗,西数sn770和三星980差距大吗

建筑工程的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寒冷的冬天,你是选择煮茶还是泡茶?
蒙徳钓鱼的地方(蒙德钓鱼点鱼饵)
名茶品鉴:径山茶
固态移动硬盘做游戏盘
为何选择iptci公司的工业泵?
红米笔记本如何重装电脑系统(红米笔记本电脑重装系统教程)
tcll50m90ud怎么连接同轴,电视有数字同轴音频输出HDMI接口音响只有usb接口怎么连接
竣工图怎么画?竣工验收资料怎么整理、编写?
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