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了的茶还能喝吗?我们说的“过期”,一般是用食品包装上面印刷的保质期来计算的。自然,茶叶的包装盒子上也是有保质期的。但也有人说,茶叶越陈越香。那么,茶叶到底有没有保质期?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说法呢?
1、解读:茶叶罐上的保质期
我们随机抽取了不同的茶类三到五款商品茶,茶叶罐子或盒子上,商品详情都清楚地印刷着茶叶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绿茶和黄茶包装上,印刷的保质期一般是18个月,即一年半;红茶和乌龙茶包装上,印刷的保质期为2年或3年;黑茶、普洱茶、白茶、陈皮普洱的包装上,基本上都印刷着类似“在适当的条件下可长期保存”的字样。
过了保质期是否就意味着茶叶变质了呢?
这,小编只能说并不是绝对的。很多的茶在适当的条件下保存,都会慢慢转化,尤其是越陈越香的普洱茶。
2、如何判断茶叶是否变质?
为了喝到最佳的口感,茶在保质期内饮用是最好的。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不仅会吸收各种杂味异味,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很容易受潮、滋生细菌。所以,茶叶保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干燥、密封、避光、阴凉。尤其是绿茶这样的茶,最好是放进冰箱存储,否则很容易失去鲜味。如果茶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不管过没过保质期,这样的茶都已经不能再喝了。
明显变色
比如绿茶本身是清汤绿叶,如果泡出了深色甚至发红的茶汤,叶子也变得暗褐,就不能喝了;又比如金黄琥珀色的红茶,如果变质了的话,会呈现暗淡发灰的茶汤,丝毫没有透亮的感觉。
出现异味、杂味
茶非常容易吸味,如果跟有异味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放进冰箱之前没有密封好,很容易串味。如果闻到茶叶有明显的樟脑丸味、油腥味,这样的茶最好还是不要喝了。
变软、霉变
茶叶最佳的含水量是5%左右。含水量如果超过了10%,茶叶就很容易受潮发霉。正常的茶叶摸起来是干脆的,容易折断。如果茶叶捏起来发软,感觉湿湿的,或闻起来有霉味,那么这个茶叶肯定是变质无疑了,不能再饮用了。
3、你需要了解常见的几种“越陈越香”的茶
白茶
白茶不炒不揉,用日晒的方式制成,在存放的过程中,缓慢发酵和转化,放3年后就呈现出甜香,4-5年后就有荷叶香,5-10年转为枣香,10年以上的就呈现药香。
乌龙茶
乌龙茶里面,一般是铁观音和岩茶适合存放,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老铁”、“老水仙”等。乌龙茶焙火冷却后密封,在特别的仓储环境中存放,陈年的乌龙茶,干茶呈褐色,汤色深,滋味绵甜甘醇。
黑茶
像六堡茶、千两茶之类的黑茶经过陈放之后,明显比新茶的滋味要柔和,带有陈香,滋味醇厚甘甜,有的陈年黑茶还有明显的金花味。黑茶原料相对较老,成熟的茎叶里含有更多利于转化的物质。
普洱
普洱茶一直都是谜一般的存在,只要陈放合理,普洱茶的转化空间都很大。陈年普洱茶汤色红浓,汤感稠厚而顺滑,滋味丰富而有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