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普洱思茅出发,告别茶马古镇后,开始前往此次云南茶山行的第一座茶山,南糯山。
阳光甚是猛烈,去往西双版纳的路上开始见到椰子、棕榈等热带植物,许多颜色艳丽的不知名的野花锦簇两侧。热带雨林气候诞生了这里热带森林的繁茂气象。
车子过了西双版纳大桥后,开始能看到许多极具异域风格的建筑,其屋顶多金、黄、绿等琉璃瓦铺就,颜色靓丽。
将近十二点的时候,我们终于来到了南糯山。
在傣语里面,“南糯”的意思其实是指生产笋酱的地方。因为在清代车里宣慰司管辖时期,每年南糯山的哈尼族要向其上缴贡品,而在贡品中就有美味的笋酱,南糯山故而得名。
而在南糯山悠长的历史中还有着这样的一则传说,传闻中,当年诸葛亮南征,路过南糯山时,士兵们因为水土不服而生了眼病,诸葛亮便将手杖插地化为茶树,士兵们摘叶煮水,饮之病愈,南糯山也因此被有些人称为了孔明山。据说,南糯山垦植茶树的历史始于三国时期,其茶树栽培技术就是当年诸葛亮南征时传授的。
南糯山的平均海拔有1400米,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一直以来都是澜沧江下游附近著名的古茶山,同时也是云南省六大茶山之一。这里的古茶树,树龄一般在300到800年间,而最古老的一棵“茶树王”,据说其树龄已达千年了。
从山脚开车往山上走,山路狭窄,道口蜿蜒回旋,行驶过程给人感觉颇为惊险。开车走个十来分钟,抵达南糯山半坡老寨基地。寨子口两侧能看到两个醒目奇特的木偶。这是南糯山当地居民的信仰图腾,承载着哈尼族人的风俗文化。
在半坡老寨稍作停留后,我们还得继续往山顶上爬,去参观更多南糯山的村寨。
伴着细微的虫鸣和深幽的鸟叫,一行人往茶林深处走去,土路两旁布满了老茶树,有的动辄就有上百年的树龄,真是令人意外。早春新发的树芽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青翠欲滴。
忽而有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向着山底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整个南糯山的美都尽收眼底。
下山之际,还有幸在一家制茶坊,品尝到了新出的古树春茶。其茶香浓郁,滋味甘甜,汤色纯正犹如琥珀。而试茶期间,还见识到了制茶的一些工艺过程。
今日南糯山茶山之行,观茶树、品茶香。原来亲身经历过后才知道,就为了这杯香气浓郁的普洱茶,连续两天的奔波,日夜兼程,看过无数美景,品尝了不少好茶,此刻真正让大家收获累累,心中深感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