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脑硬盘在哪2,台式电脑硬盘在什么地方3,硬盘装到哪个位置4,硬盘在机器那里5,硬盘在计算机的哪个部位1,电脑硬盘在哪
硬盘在电脑里,是很特别的,像个金属的小盒子,体积比较大,但现在也有固态硬盘了,不过都差不多
这是我电脑上的
笔记本的硬盘在笔记本键盘的背面,反过来很清楚的能看到一块板拿掉螺丝,打开版就能看见了!台式机的硬盘一般都在台式机的前部分,打开侧盖就能看到靠前的部分,被固定在架子似的地方
2,台式电脑硬盘在什么地方
一般在主机箱里面,靠前近机箱前面板的位置,同样固定在光驱的下面,比光驱略小一点儿的长方体铁盒,有连接线连接电源和主板,请供参考,祝你顺利主机箱里。。开机的时候 听到旋转的声音就是硬盘一般在机器的里面靠前的地方,光驱的下面。在运行电脑的时候,听见硬盘有种尖的声音一直持续响 是硬盘快要报废了
3,硬盘装到哪个位置
红圈的位置,用硬盘两边的小孔对准这里的螺丝孔,上两个螺丝固定一下就可以了。右边吧装到第一张图片的右上角原来的硬盘位吧,可以买个3.5转2.5的托架,大概20块钱的样子那个有一块铁网的槽内,两边用小螺丝拧上就可以了。最后再把数据线和电源线接插上就可以了。
4,硬盘在机器那里
硬盘一般在机箱前方,3.5英寸,ide硬盘的接口是比较长的针头接口,不过现在一般都用sata接口的,ide过时了机箱里面看起来像块砖头一样的金属方块就是硬盘了。
上面连的线,一根是电源线,另一根就是数据线,数据线的另一头就是主板或专门的硬盘卡(raid或scsi等)。绝大部分的普通电脑,硬盘一般在图中所示的位置上,即机箱前下方。图中有2个硬盘。
现在主板的ide接口,一般在下方,如下图所示位置。
ide接口有方向性(1个缺口,1个缺针)。硬盘概述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碟,英文名:hard disc drive
简称hdd)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这些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
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硬盘接口ide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俗称pata并口。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
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
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
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i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
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sata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支 持serial-ata技术的标志 主 板上的serial-ata接口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
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
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
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sata2
希捷在sata的基础上加入ncq本地命令阵列技术,并提高了磁盘速率。scsi 希捷在服务器上使用的接口,可以热插拔
sas(serial ata scsi)希捷在高端服务器上的接口。
具体查看: http://baike.soso.com/showlemma.e?sp=l72668&ch=w.search.baike.unelite在主板里面 一个很长一条的 插槽就是了! 直接生拔出来就可以了
5,硬盘在计算机的哪个部位
最简单的理解方式:cpu是心脏,提供必要的电脑生存动力。硬盘是大脑,存储了电脑必备的系统和程序。显示器键盘和鼠标就是你用来和别人沟通的嘴和手。光驱软驱就是眼睛耳朵,用来采集和充实你电脑的信息量并完成输出转换。
ps:如果你不是高手也不想成为高手,就按这个思路理解吧。专业的术语可能会让你看了头疼!呵呵。。
但如果你要了解更多,就看看前面老兄们的解释,很不错哦!看看下面的也可以:
从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来看,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大类。内存储器与cpu直接联系,负责各种软件的运行。外存储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磁带机等。硬盘和软盘很相似,它们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软盘与软盘驱动器是分开的,而硬盘与硬盘驱动器却是装在一起。另外,在使用时,二者速度差异很大。
硬盘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
硬盘中所有的盘片都装在一个旋转轴上,每张盘片之间是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联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运动,加上盘片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硬盘作为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必须完全密封。
(一)硬盘的外部结构。
目前市场上的常见的硬盘除昆腾公司的bigfoot(大脚)系列为5.25英寸结构外,其他都为3.25英寸产品,其中又有半高型和全高型之分。 常用的3.5英寸硬盘外形大同小异,在没有元件的一面贴有产品标签,标签上是一些与硬盘相关的内容。在硬盘的一端有电源插座、硬盘主、从状态设置跳线器和数据线联接插座。
1.接口 包括电源插口和数据接口两部分,其中电源插口与主机电源相联,为硬盘工作提供电力保证。数据接口则是硬盘数据和主板控制器之间进行传输交换的纽带,根据联接方式的差异,分为eide接口和scsi接口等。
2.控制电路板 大多采用贴片式元件焊接,包括主轴调速电路、磁头驱动与伺服定位电路、读写电路、控制与接口电路等。在电路板上还有一块高效的单片机rom芯片,其固化的软件可以进行硬盘的初始化,执行加电和启动主轴电机,加电初始寻道、定位以及故障检测等。在电路板上还安装有容量不等的高速缓存芯片。
3.固定盖板 就是硬盘的面板,标注产品的型号、产地、设置数据等,和底板结合成一个密封的整体,保证硬盘盘片和机构的稳定运行。固定盖板和盘体侧面还设有安装孔,以方便安装。
(二) 硬盘的内部结构
硬盘内部结构由固定面板、控制电路板、盘头组件、接口及附件等几大部分组成,而盘头组件(harddiskassembly,hda)是构成硬盘的核心,封装在硬盘的净化腔体内,包括浮动磁头组件、磁头驱动机构、盘片及主轴驱动机构、前置读写控制电路等。
1.浮动磁头组件 由读写磁头、传动手臂、传动轴三部分组成。磁头是硬盘技术最重要和关键的一环,实际上是集成工艺制成的多个磁头的组合,它采用了非接触式头、盘结构,加电后在高速旋转的磁盘表面飞行,飞高间隙只有0.1~0.3um,可以获得极高的数据传输率。现在转速5400rpm的硬盘飞高都低于0.3um,以利于读取较大的高信噪比信号,提供数据传输存储的可靠性。
图为:放大了的磁头部分
2.磁头驱动机构 由音圈电机和磁头驱动小车组成,新型大容量硬盘还具有高效的防震动机构。高精度的轻型磁头驱动机构能够对磁头进行正确的驱动和定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精确定位系统指令指定的磁道,保证数据读写的可靠性。
3.盘片和主轴组件 盘片是硬盘存储数据的载体,现在的盘片大都采用金属薄膜磁盘,这种金属薄膜较之软磁盘的不连续颗粒载体具有更高的记录密度,同时还具有高剩磁和高矫顽力的特点。主轴组件包括主轴部件如轴瓦和驱动电机等。随着硬盘容量的扩大和速度的提高,主轴电机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有厂商开始采用精密机械工业的液态轴承电机技术。
4.前置控制电路 前置放大电路控制磁头感应的信号、主轴电机调速、磁头驱动和伺服定位等,由于磁头读取的信号微弱,将放大电路密封在腔体内可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