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黑痣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3-08-11
【症状】发病初期(8~9月),在病叶正面出现不规则散生的淡黄色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斑点,不久在病斑中央部分形成突出、有光泽的盾状漆黑色斑点(子座),仅留有一圈淡黄色的周边,形成一个明显的晕圈。病斑直径约2~5mm,某些树种,如细穗柳,病斑常常数个愈合,直径可达1cm以上。
【病原】为柳斑痣盘菌[rhytisma salicinum(pers.)fr.],无性阶段为柳叶痣菌(melasmia salicina lev.)。子座黑色,表面具皱纹,近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直径2~5mm,厚约3mm,内含多个子囊盘,子座规则地呈镶嵌式缝状开裂。子囊盘麦秆色。子囊窄棍棒状,具细长柄,130~215μm×13~15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束排列于子囊内,无色,线形,两端较尖细,单胞,多少有些弯曲,外面被有一层不明显的胶质壳,60~90μm×1.5~3.5μm。侧丝线形,顶端稍膨大,190~250μm长。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子座内,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粒点状,分生孢子梗无色,柱状,8~14μm×2μm。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倒卵圆形至椭圆形,2.5~3μm×1.5~2μm。
【发生规律】病菌当年形成子囊盘,以子座及子囊盘随病叶在地上越冬,次年春季(4~5月)产生子囊及子囊孢子,5~6月子囊孢子开始成熟并散发出来,随风传播,由健叶气孔侵入。菌丝在叶表皮细胞蔓延,扩展,至夏末、秋初形成盾状、黑色子座覆盖于斑点上。子囊盘在子座内形成并越冬,次年春季再形成子囊孢子,引起侵染。据报道,分生孢子仅起性孢子功能,无侵染作用。
阴湿的环境利于发病,因此,降雨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病较普遍,山区发病严重,平原地区很少发病。
【防治方法】秋、冬季收集病、落叶,集中烧毁;早春(4~5月)子囊孢子开始成熟、分散之前每隔10~15天喷洒保护剂2~3次,可以预防侵染。
常使用的药剂有:1:1:160~200倍波尔多液,1000~1600倍70%可湿性福美林,1000倍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65%可湿性代森锌等。另外可选择使用700~1000倍75%可湿性百菌清和1500~2000倍6%可湿性乐必耕。
上一个:volte开着费电吗(volte打开会耗流量吗)
下一个:红掌花枯萎 需掌握这四招

中华巨葱的种植管理
手机彩信怎么接受
一帆风顺的养殖方法
qq聊天照片过期找回能恢复吗(qq聊天照片过期找回怎么找)
word图片排版技巧大全(word中图片快速排版)
回收二手笔记本怎么赚钱,怎样让闲置电脑自己赚钱
大叶速生槐的种植技术
win7获取管理员权限的方法是(win7获取管理员权限的方法有)
合同价款中期支付之进度款知识点讲解
uc浏览器下载免费下载安装包(uc浏览器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