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选择和使用电动机
(1)类型的选择
绕线式电动机、直流式电动机:起动、制动和调速性能好。
鼠笼型电动机:功率因数、效率高,造价低。
(2)功率的选择
满足所需要的启动转矩、最大转矩和最大负载。
(a)长时间连续负荷时,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电动机的额定容量pn≥pmax计算的最大负荷功率
(b)长时间变动负荷时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电动机的额定容量决定于温升发热,其与负荷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计算出负荷的均方根值,来决定电动机的容量。
其均方根负荷功率为:
(a)短时负荷时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专用电动机:规定工作时间为15、30、60、90min。
(b)重复短时负荷时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起动频繁,应考虑起动、停止发热,计算其等效负荷值。
其均方根负荷为:
(3)电动机电压的选择
供电线路短、电网容量允许,起动转矩、过载能力要求不高的场合:选用低压异步电动机
(4)电动机负载特性的选择
根据拖动机械负载特性选择。
2)改善电动机功率因数
异步电动机是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低。
改善方法:
(1)利用并联电容器对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进行补偿。
(2)提高异步电动机本身的自然功率因数(轻载时采用降低定子端电压,即利用三角形-星形转换的方法)。
3)电动机调压节电改善轻负荷运行
(1)降低电动机电源电压
(2)利用三角形-星形转换降压节电
4)采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1)对高效节能电动机的要求:
(a)按额定功率计算,其功率损耗应减少30%。
(b)在低于额定功率下运行,效率曲线应尽可能平坦。
(2)高效节能电动机的主要技术措施:
(a)增大定子槽尺寸,增加槽内导线数量,减少绕组端部长度等以减少定子绕组的损耗。
(b)减少硅钢片的厚度,改进硅钢片加工工艺-减少铁耗。
(c)增加气隙磁通,增大转子导条、端环尺寸、导条及端环导电率-减小转子绕组损耗。
(d)设计制造时,选择最优方案减少通风及摩擦损耗。